摘要: |
目的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纹样设计创作和文化传播的问题,以黔东南地区铜鼓纹样为研究对象,探究如何批量生成有寓意的铜鼓纹样群。方法 以纹样寓意为切入点,使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与专家评价法,筛选引进与原始纹样表征不同、寓意类似的中国传统纹样元素,并使用Processing软件实现纹样的自动生成。结果 建立了基于寓意的铜鼓纹样库并使用Processing开发实现了纹样随机生成程序,通过调查问卷对随机生成的15个纹样样本与原始纹样之间的造型相似度以及用户对生成样本的寓意感受进行了检验。结论 引入新纹样元素并根据铜鼓纹造型规律进行铜鼓纹样的自动生成具有可行性。统计结果表明,铜鼓纹样中核心元素的寓意越明显,生成纹样越容易被理解,相比较而言,纹样中边缘元素的寓意对理解纹样影响较小;在造型规律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元素置换,不会改变对铜鼓纹样的视觉认知与审美感受。 |
关键词: 铜鼓纹 纹样寓意 纹样生成 Processing |
DOI:10.19554/j.cnki.1001-3563.2023.14.041 |
分类号: |
基金项目: |
|
Generation and Design of Bronze Drum Pattern in Southeast Guizhou Based on Pattern Implication |
SHAO Ming, LU Yi-zhou
|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 China)
|
Abstract: |
|
Key wor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