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EndNote】   【RefMan】   【BibTex】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2324次   下载 1568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人工智能赋能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综述——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窦金花,张彬蕊,钱晓松
北京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摘要:
目的 对人工智能赋能文化遗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分析当前研究的热点与未来趋势。方法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中人工智能赋能文化遗产领域的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进行可视化,从文献发表数量、学科分布、作者与机构合作、国家与地区分布、研究热点、研究趋势六个方面,以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可视化结果及文献主题进行分析与综述。结果 国内外对人工智能赋能文化遗产的研究总量较少,但总体研究数量呈增长趋势;受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影响较大,研究多在计算机学科中展开;核心作者与机构之间合作较少,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中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开展了较多研究且影响力较高,研究影响力与学者所在国家的文化遗产丰富程度密切相关;研究热点上,深度学习、知识图谱是该领域内较为热门的应用技术,对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处理、信息组织与虚拟修复是较为热门的研究范畴;研究趋势上,文化遗产与人工智能技术将会进一步紧密结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结论 研究梳理了文化遗产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现状,探索了未来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新方向,在文化遗产与科技创新融合的路径上,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研究提供了更多思路。
关键词:  文化遗产  人工智能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DOI:10.19554/j.cnki.1001-3563.2023.14.001
分类号:
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YTB019)
A Review of AI-empowered Cultural Heritage:Visualization Analysis Based on CiteSpace
DOU Jin-hua, ZHANG Bin-rui, QIAN Xiao-song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Key words: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隐私保护 | 用户协议

您是第26489004位访问者    渝ICP备15012534号-2

版权所有:《包装工程》编辑部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400039 电话:023-68795652 Email: designartj@126.com

    

渝公网安备 50010702501716号